
自2019年農業農村部在全國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以來,各地積極響應推進,在壓實生產主體責任、促進產管銜接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然而,試行過程中仍存在開證不規范、推進不平衡、管理力度不夠等問題。為進一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貫徹落實相關政策要求,長沙永潤食品積極響應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試行工作的通知,全力守護食品安全防線。
一、做好承諾達標合格證的規范開具
(一)統一規范,明確內涵要義
農業農村部將 “食用農產品合格證” 更名為 “承諾達標合格證”,并優化樣式:
體現 “達標”:明確生產需落實質量安全控制措施,確保農產品符合國標,聚焦不使用禁用及停用農藥獸藥、非法添加物,常規農獸藥殘留不超標。
突出 “承諾”:承諾內容置于最上端,明確針對 “生產銷售的食用農產品”,調整承諾內容,新增 “委托檢測、自我檢測、內部質量控制、自我承諾”4 項勾選依據,讓內容更規范,責任更清晰。
(二)嚴格開具原則,確保真實有效
承諾達標合格證堅持 “誰生產、誰用藥、誰承諾”,須由種植養殖者自主承諾、勾選并開具,其他機構不得代開。這從源頭保障證的真實有效,強化生產者主體責任,讓每一張證都承載對消費者的鄭重承諾。
(三)強化電子合格證管理
電子合格證(二維碼形式)需在標識上或四周顯示 “承諾達標合格證” 字樣,掃碼后先展示名稱、承諾聲明、依據等完整信息,再呈現企業簡介等內容。此舉便于消費者查詢,助力農產品追溯一體化,提升監管效率。
政策要求擴大合格證試行范圍:未開證主體需盡快啟動,已開證主體要實現品種、批次全覆蓋,養成常態開證習慣。
合格證與展示展銷、品牌評選、項目支持等掛鉤,且納入食品安全考核,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需率先落實。市場監管部門將強化索證索票,明確合格證為合格憑證之一,推動產地證明向合格證轉換。
監管部門還會加強宣傳,提升合格證社會認可度,倒逼生產主體自覺規范開證,供應鏈企業采購時需嚴格核查。
鄉鎮監管機構每年全覆蓋巡查生產主體,檢查法規落實、合格證開具規范及記錄留存情況,供應鏈企業可參考巡查結果評估合作方。
省級部門對帶證農產品開展監測抽查,承諾合格但抽檢不合格的主體將被重處,虛假開證者納入信用管理并聯合懲戒。供應鏈企業需結合自檢,避免與違規主體合作。各級部門將跟蹤試行進展,推動批批開證,供應鏈企業應關注動態,及時調整采購策略,保障供應鏈安全。
結語
承諾達標合格證關乎農產品安全、消費者健康與行業發展。長沙永潤食品呼吁廣大同行積極行動起來,加大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的試行力度,嚴格按照規定規范開具合格證,共同維護市場秩序,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食品。